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医工融合 创新领航——2025年“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2025-05-20 11:44  

5月17日,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研学活动”顺利举行。活动以“医工融合 创新领航”为主题,通过校企联动与学科交叉实践,探索“医药+材料”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与“新工科”建设注入新活力。

启程仪式:共绘跨学科育人蓝图

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2023级师生齐聚东莞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共同见证研学活动启程仪式。两校教务部领导、院领导,以及相关教研室教师、辅导员出席仪式,彰显双方对医工融合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周艳芳主任强调,此次活动是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勉励学生以“躬身实践”“开拓创新”“安全责任”为准则,探索学科交叉的无限可能。东莞理工学院教务部张伟伟副部长表示,两校将以此次研学为起点,进一步推进课程共建、师资共享、课题共研,打造大湾区医工融合教育标杆。作为广东省首批跨学科联培项目,该活动充分发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学科优势与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研实力,瞄准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难题,培养兼具医学思维与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站:解码新能源智造——东莞维科电池

研学团队走进全球知名锂电池企业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中,全流程智能制造场景令师生印象深刻:涂布、分切、卷绕、封装等工序精密衔接,机械臂精准操控,AGV智能物流系统高效运转。

通过参观研发实验室,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锂电池从材料研发到量产的技术链条。企业技术团队展示了电池制造的核心工艺,例如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流程。同学们通过对比课堂理论与实际生产场景,直观感受到材料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理解了工程化思维在产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站:探访医药科技转型——广东众生药业

研学团队走进百年药企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制剂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化质控系统展现了现代医药工业的技术革新;企业展厅内,密集陈列的发明专利证书则凸显其在呼吸系统与代谢疾病领域的研发实力。

师生通过观摩药物制剂生产流程,了解了材料科学在药物载体设计与稳定性优化中的关键作用。企业研发团队以缓释制剂技术为例,阐释了材料结构对药物释放效率的影响。座谈会上,双方就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趋势展开交流,探讨跨学科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实践成果:学科交叉赋能创新视野

“生产线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是课堂知识的立体化延伸。”广东医科大学一名学生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则提到:“医药领域的实际需求,为材料研发提供了明确的应用导向。”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刘建强总结指出,此次活动通过“产业场景观摩+技术成果解析”的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医工融合的知识体系,并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未来,两校计划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

前瞻布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当前,国家“新工科”建设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推进,医工交叉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申丽透露,两校将增设“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制药工程”等跨学科课程,并联合申报国家级医工融合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打通学科壁垒。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创新驱动”为核心的育人实践,有望为行业输送更多“懂医药、通材料、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 肖颖琦 图/ 肖颖琦 吴辉)

关闭窗口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西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计算机楼5楼

邮政编码:523808   联系电话: 0769-22896557    Email:yxy503@gdmu.edu.cn

Copyright© 2015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