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药学专家齐聚我校, 共议药学热点话题
2015-11-30 16:37  

11月23日至24日来自国内5所知名高校的药学专家齐聚一堂,共议国内药学专业学科建设、专业改革及相关事项。为期两天的学术座谈和交流,圆满落下帷幕。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盛春泉教授、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罗海彬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李剑教授、山东大学药学院李敏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周虎臣研究员,我校药学院李宝红院长、鲁澄宇副院长,东莞校区科研中心杨慧龄博士、黄遵楠博士以及药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专家们参加了本次交流研讨会。

期间,在东莞校区科研平台六楼学术讲座厅,5所高校药学专家的学术报告会无疑成为本次活动的又一大亮点。报告会上李敏勇教授、周虎臣研究员、盛春泉教授、李剑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用萤火虫荧光素酶/荧光素发光来检测生物活性》、《SENPs选择性抑制剂的发现》、《抗真菌创新药物艾迪康唑的发现和优化》和《基于老药新用策略的新药开发》的学术报告。

本次交流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提高我校药学院药学学科骨干师资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药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对于提升我校药学各学科的建设水平也具有积极影响。

(文/何宇丹罗春华 高琰芝 陈丽君 图/潘业兴 编/李群芳)

附:五位专家简历

盛春泉,男,1978年出生,药物化学博士,现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计算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等9项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化学治疗新药发现和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等10余项基金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发表SCI文章8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文章20余篇,H指数22。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项,目前已经获得授权2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罗海彬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子设计)、结构生物学和计算化学方面的研究,在基于靶标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合成、活性测定及晶体结构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多年来从事抗老年性痴呆、哮喘、糖尿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等药物的靶标结构生物学和发现研究,重点构建基于靶标磷酸二酯酶(PDE)和醛糖还原酶(AR)的药物筛选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2000年以来, CellPlant CellJ Med ChemOrg LettJ Chem Inf ModelJ Chromatogr ABiochem PharmPLoS ONEJ Phys Chem BFEBS LettJ Struct BiolJ Chromatogr BBioorg Med Chem Lett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共发表80多篇论文。

李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784月生,籍贯河南唐河县,中共党员。本科(化学制药,2000.9)和硕士(药物化学,2003.9)均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博士(药物设计,2006.6)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6.7-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其间,2009.6-2009.8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访问研究。2011.3起任药物科学系主任,2015.9起任药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2012.09-至今)、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013.11-至今)、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2014.8-至今)。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课题。迄今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近80篇,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和《自然-化学生物学》等国际有影响学术刊物上;参编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30(授权11),其中1项有关抗艾滋病的新药专利已经转让给上海医药集团,2项有关抗耐药菌的新药专利已经转让给人福医药集团。作为化学工作主要参与者(负责小试合成工艺的开发),获得CFDA颁发的扎那米韦新药证书(国药证字H20100004)和药品批准文号(H20103037)。独立构建了国内排名前列的已上市药物(老药)实体库,包含近13000种老药样品,可开展广泛的老药新用途筛选研究。当前的研究兴趣主要聚焦抗肿瘤、抗感染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开发。

李敏勇,男,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 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1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5 9 -2005 6 月,就读中国药科大学,先后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5 9 -2007 10 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 10 -2009 4 月,任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2009 5 月至今,全职任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教授。李敏勇教授长期工作在医药自主创新研究第一线,针对重大疾病靶点蛋白,开展药物先导化合物和探针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李敏勇教授目前主持 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 700 余万元。近几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被 SCI 引用次数有1000 余次,被引用 H 指数(H index) 18;申请中国、美国和世界专利 14 项,其中已授权 4项。

周虎臣,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化学系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于耶鲁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Anacor制药公司任药物化学研发科学家。近年来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生物学方向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重点主要是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的小分子设计及其用于生物体系的调节和机理揭示。获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获2015年度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并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两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并任上海高校E-化学生物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药学会和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闭窗口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西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计算机楼5楼

邮政编码:523808   联系电话: 0769-22896557    Email:yxy503@gdmu.edu.cn

Copyright© 2015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