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作为全国志愿服务联盟理事会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了于2025年7月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社区慢病药学志愿服务联盟会议”。本次会议由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承办,聚焦提升大学生社区慢病药学志愿服务水平,推动药学和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会议期间,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丽霞、副院长刘建强率队参会,专注于肺结核病防治宣讲的绿丝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马艳苹及学生代表邓智婷随行。与会师生系统学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文兵教授和浙江城市学院校长杨波教授的专题报告。姚文兵教授在题为《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的报告中指出,药学需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更加关注药学文化建设;杨波教授围绕《乘人工智能之翼,探药学教育新径》进行前沿分享,展现了“AI+药学”的成功案例。

在经验交流环节,我校药学院学生代表邓智婷以《绿丝飘扬,防痨同行》为题,系统展示了学校绿丝志愿服务队在结核病防治宣讲领域的特色实践与显著成效。

在专家点评环节,各校专家对交流分享表示高度肯定,并对接下来的慢病药学服务做出了工作指导,师生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交流收获丰富、经验可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丽霞在点评中重点强调了特色服务团队建设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推动作用。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韩峰教授则提出志愿服务应做到“四有”“五要”,既有组织、有特色、有成效、有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不懈、要做大做强、要持续扩容、要专业认同、要及时总结提升。
会议下午议程中,药学院刘建强副院长代表学校出席联盟成员单位会议,就下一届会议承办事宜与其他成员单位进行深入研讨,并就加强联盟单位间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实践活动环节,与会师生一同前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大学生慢病药学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深刻感受了药学服务在慢病管理和医院运行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次会议通过经验分享、实践交流等形式,为联盟院校搭建了重要合作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对提升大学生社区慢病药学志愿服务水平、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马艳苹 图\马艳苹、昆明医科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