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正文
药学学科建设简介
2015-07-29 11:04  

药学学科由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四个二级学科组成。其中药理学科自1996年以来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3年创建药学院,并开始招收药学方向研究生。2012年药学学科成为学校临床医学博士点的支撑学科。药学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9人,讲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崔燎,杨慧龄),硕士研究生导师45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硕士学位教师33人,其中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重点培养对象2人,有2名教师先后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吴铁,崔燎),20多位老师分别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铁),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崔燎)等各省级学会的常务理事、理事等。2014年,刘钰瑜教授担任世界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15年孙静副教授担任广东省本科高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药学学科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及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高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近5年来,本学科可支配各级科研经费达2179.5余万元,强有力地支持了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研究生的培养。目前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省部、市厅级课题86项。共申报专利50余项,获授权18项。专利产品和系列医院制剂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515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204篇。自1996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88人,在读69人,毕业219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毕业2人。

学科具有的特色与优势:1.骨组织药理学研究。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领域坚持发展近20年,建立了以骨形态计量学为评价体系的抗骨质疏松药效学研究,以成骨细胞和分子通道为手段的骨分子药理学新药筛选研究,发现和证明了多种中药和活性分子具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近10项。形成了一个以抗骨质疏松药理学为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300多篇,培养骨药理方向硕士研究生30多人。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并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2.透皮给药系统及靶向药物制剂研究。拥有20多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从发现并证明中药薄荷醇有透皮吸收作用,到一系列以皮肤渗透促进剂为特色的皮肤外用制剂的研究和开发,该方向走过了20年的研究历程;近年在骨靶向药物、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和立方液晶纳米凝胶新剂型的研究方面,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使该研究方向增加了新的亮点,推动了学科在靶向药物制剂方向领域的研究。3.抗肿瘤药物化学合成与药理学研究。在国际上以Sigma-1和Sigma-2受体为目标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药物合成、以磷酸甘油脂作为载体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合成研究均处于领先水平;4.药物体内生物转化特性和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研究。该方向充分利用色谱、光谱、电化学、质谱及生物医学分析等方法,创新性开展了生物甲基化分析、生物活性指导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以及药物质量控制研究。

本学科以药理学研究为基础,以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及药剂学研究为支撑,推动学科研究向创新性、系统性及实用性方向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新药研究为目标的学术团队。药学一级学科的建立,将有助于团结合作与发展,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参与重点学科竞争,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级药学人才的基地。

关闭窗口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西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计算机楼5楼

邮政编码:523808   联系电话: 0769-22896557    Email:gdmcyxy@gdmc.edu.cn

Copyright© 2015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